做传统文化的播种者,享诗词经典的优雅与美丽
---------观胡红老师执教《古诗二首》后的点滴感悟
阳泉市北大街小学 张瑞英
2018年3月25日沐浴着春日的暖阳,在太原第三实验小学有幸聆听了全国特级教师,江苏省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副校长胡红老师的执教的《古诗二首》。时隔5天,再次坐在屏幕前和我们北小的老师一起重温那精彩的教学瞬间,心里依然久久回味。古诗词教学于我个人而言始终都是一个短板,觉得操作起来特别难,在听了胡老师的古诗教学后,让我从理论到实践,对古诗教学也有了很深的认知。
首先,胡老师巧妙的设计开头,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。在教授古诗之前,联系历史典故,出自我们山西的神话传说有华夏女人文始祖女娲;填海之精卫;有奔月之嫦娥,从而引出《嫦娥》,一下子把拉近了《嫦娥》这首诗和孩子们的距离。然后又由嫦娥引出《乞巧》,给孩子们讲述了乞巧节的来源。
其次,胡老师特别重视古诗的诵读。叶圣陶曾说过;“古诗的讲授,重在陶冶性情,扩展想像;如果抓住精要之处,也就是古诗意象,指导一二句话就足够,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。”她想方设法的引导孩子朗读,通过朗读让孩子们感受古诗的语言美,它的压韵,古诗本身的节奏、音律就给人以美的享受。胡老师向学生传授一些古诗朗读的基本技巧,如停顿、重音、语速等。她有亲身示范,让学生从她的朗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。
整节课,胡老师关注了孩子学习方法的指导,授之以渔。比如说在理解古诗中的“屏风”、“长河”、“晓星沉”等一些词时,胡老师告诉学生,遇到问题“连估带猜”是一种学习方法。比如在教授《乞巧》这首诗时,让学生回顾学习第一首古诗的方法,归纳总结,将更简洁有效的方法给予孩子,让孩子们的自读环节有法可依,更加有效。教会孩子语文学习的方法是我们语文老师一辈子都要做的事情,胡老师在引领孩子们品味诗意时,不遗余力的用自己丰富的语言创设情境,通过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,体会诗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的基础上,再次让孩子们去诵读,使孩子们的诵读质量有了质的飞越,而且让孩子们体会到了祖国语言文字之美。
最后,胡老师让学生纵观两首古诗,从对比中发现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,让学生体会由此及彼的意蕴。从而对话作者,让学生知人论诗体悟真情!
观胡老师的课,我也反思了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不足。今后的路还很长,我要加强自身的学习,在学习和实践中,不断完善自己各方面的修养,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,不断成长。
教师名称: 张瑞英 所属学校: 阳泉市北大街小学校